温州,简称“瓯”,浙江省辖地级市;浙江省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全市陆域面积12065平方公里[1] ,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全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2个县级市。[2-3] 常住人口911.7万人(2015年)。[4]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 ,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6]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唐朝时始称温州,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南有吴川,北有温州”享誉全国。温州文化属瓯越文化,温州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温州方言被评为中国最难懂方言之一。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海鲜鸡蛋之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
交通概况
公路
温州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全国25个主枢纽港之一。高速公路有通往丽水,金华的金丽温高速公路(编号G1513)通往宁波,台州方向的沈海高速甬台温高速段(编号G15),2010年2月完工的诸永高速公路(编号S26)、温州绕城高速公路(编号S10)(北线)让出行更加方便。
瓯海大道是横贯城区东西走向最主要的快速交通之路,是串联鹿城、龙湾、瓯海三大城市中心区域及机场、铁路的门户之路,并成为温州最重要的迎宾大道之一。它也是穿越三垟湿地,充分展现温州山水特色的景观之路。另有在建中/即将开工的高速公路龙丽温高速,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沿海线)。
航空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地处
温州东南瓯江口,场址海拔4.4米(原海拔2.8-3.4米),距市中心仅21公里,可通过瓯海大道,进出机场仅20分钟.温州机场的实际辐射范围约2000万人,经济腹地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包括温州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宁德地区)。台州、宁德、丽水三地旅客到达温州机场都只需1.5小时。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可以通往全国许多城市,并开通了香港的定期航班,温州正着手完成龙湾国际机场的扩建工程,扩大空港口岸对外开放。
2012年7月24日,由国家口岸办牵头,会同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民航总局、总参谋部组成的验收组对温州航空口岸扩大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温州航空口岸正式跻身国家一类对外开放航空口岸行列。[13]
2013年5月,温州永强机场正式更名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
港口
温州港是全国最大的沿海集装箱码头之一。
温州港地理坐标为120°38′50″E,28°01′35″N,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邻宁波港、南毗福州港,东南与台湾的高雄、基隆港隔海相望、居于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内,拥有350公里海岸线,地理位置优越,是浙南地区南北沿海海运、远洋运输的中心枢纽,也是中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在全国综合运输网中居于重要地位。
铁路
金温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合资铁路,第一条由地方政府、铁道部和香港三方合资兴建的铁路。2015年12月26日新的金温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这条188公里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将武义、永康、缙云、丽水和青田等地一齐拉进了长三角的高铁网络中,大大缩短了浙南城市之间的出行时间。新金温铁路杭州东至温州南最快的G9333次,运行时间只有2小时4分钟。[14] 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也已于2009年9月底开通动车组,温州成为铁路枢纽城市。
温州市域铁路网
温州市域铁路网的4条线路,总长301.3km,共设站77个,其中换乘12座(含与城市轨道、区域干线换乘站),平均站间距4.1km,青岛四方CRH6S(140km/h),中标S1。
S1线一期工程,西起桐岭,东至灵昆岛,全长51.9km,设置车站15座,预留车站7座,平均站间距3.5km,速度目标值120km/h。S1线已于2011年11月11日开工,预计2016年通车营运。
S2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北起沿海铁路雁荡山站至瑞安万松路站,线路全长87.6km,设站约19个。
S3线为西北-东南走向,线路全长47.15km,设站约10个,将成为瓯北分区和七里作业区的快速连接通道。
S4线为南北走向,线路全长89.55km,设站约25个,将构建中心城区与永嘉、瑞安、平阳和苍南副中心间的快速连接通道。
高等院校
基础教育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
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
风俗文化
地方语言
温州本地方言以瓯语最为重要,一般泛指通行
温州各地的温州话。温州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瓯江片,是南吴语的代表。民间一般公认温州鹿城区通行方言为温州话。温州方言除瓯语外,还有闽语、蛮话、蛮讲、畲客话、金乡话、大荆话和罗阳话等。[26]
非物质文化
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27]
城市旅游
综合概述
温州旅游景区集山、江、海、湖、岛、泉之大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温州拥有1个2处世界地质公园,3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6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6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企业,1个旅游经济强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省级森林公园,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50处省级文保单位、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100家星级饭店、148家旅行社。
名胜景点
雁荡山
位于乐清市东北,总面积450平方公里。雁荡山古负盛名,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百岗尖海拔1150米。灵峰、灵岩、大龙湫为全山风景中心。大龙湫瀑布高达190米,直泻龙潭。2004年雁荡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初被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
雁荡山始开发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雁荡有三绝:“大龙湫飞瀑,灵岩飞渡,灵峰夜景”。
楠溪江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位于永嘉县境内,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干流全长145公里,江流蜿蜒曲折,两岸
绿林葱郁,呈典型河谷地貌景观。风景区沿江分布,有台湾水青冈、银杏、华西枫杨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种。大若岩山麓江滨村寨风貌独特,保存有宋代以来的亭台楼阁、庙观祠殿牌楼等古建筑。[30]
南麂岛
南麂岛位于
温州以东海域,属平阳县管辖,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海岛海域生态系自然保护区。由23个海岛、14个暗礁、55个明礁组成,总面积20106公顷,海域面积19071公顷。
南麂岛区内贝藻类丰富,是中国海域的重要贝藻类基因库。有海洋贝类403种,约占全国贝类总数的20%;海洋藻类174种,约占全国藻类总数的20%。
江心屿
江心屿上的英国领事馆
江心屿公园位于瓯江中游,现有面积1070亩,是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一。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李白、杜甫、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历代名贤留有叹咏江心屿著名诗章近800篇。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别具匠心。屿中名胜古迹众多,如宋文信国公祠、浩然楼、谢公亭、澄鲜阁及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人疗养院均系省市级文保建筑。
湿地
温州东部平原地区有众多连片湿地。其中最著名的瓯海三垟湿地民间称“南仙垟”,比邻市区中心,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道纵横,星罗棋布,间有161个形态各异的泥洲。这片湿地自古盛产“瓯柑”、“黄菱”和淡水鱼虾,又是各种候鸟、留鸟栖息觅食之处。[30]
友情连接:中国文明网-温州站http://zjwz.wenming.cn/
|